华山论见丨培育“新农人” 走好“兴农路”

zq2e00f

时间 2024年6月18日 预览 6

转载:https://www.toutiao.com/article/7381689228876399158/

2024-06-18 12:04·西部网民生热线

这是新时代下的“双向奔赴”,这是“新”与“老”合唱的田园牧歌。无人机与白鹭伴飞,“镐锄镰犁”变成了智能化的“金戈铁马”,生机盎然的田野上,一群新农人玩转新农活,他们为乡村带来了新农具、新理念、新思维。

务农重本,国之大纲。农业的发展,农村的建设,对于农民来说,是满足美好生活的构成要素,是幸福生活的底色和因素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,核心是人才的竞争。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,全面推进乡村振兴,从完善农业基础设施,到培育“新农人”,必须让农业机械化操作、科学化管理、智慧化赋能、产业化发展更上一层楼,这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农业、水利等部门的工作重点。

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,为机械化操作提供舞台。一望无际的良田,一望无垠的茶山,这样的画面是很美的。稻鱼共生、稻虾共生农业产业园,这样的农业发展方式是更高效的。高标准农田、产业道路的建设,让农业机械化种植、收割和灌溉、喷药等操作更加方便和快捷。同时,完善农村交通路网、5G基站、农副产品加工园、冷链物流等项目建设,将为农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。

培育农业科技专业人才,为智慧化赋能提供智力。人才是第一资源,能够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智力支持。从“脸朝黄土背朝天”的汗滴禾下土,到无人机自动化控制喷洒农药,到农业数字监测系统全过程科学化管理农作物生长过程,有效防治病虫害,其对于农业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。要通过“三支一扶”等政策,引导更多优秀的人才到基层一线去。各级党委政府也应选派农业科技方面的专家到田间地头,培养一批“土专家”“田秀才”,为乡村振兴提供强大的人才保障。

转变农业产业发展思路,为数字化突破找准赛道。新时代新发展,酒香也怕巷子深,必须解放思想、开拓创新,运用新的方法,找到新的发展途径。比如,依托大数据平台,短视频宣传、直播带货,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组织的“村超”“村AB”等文体活动,让文旅融合和“一村一品”有了知名度。

农业农村现代化既包括“物”的现代化,也包括“人”的现代化。要加快培育一批批的“新农人”,玩转一件件的“新农具”,走上高质量发展的“兴农路”,全面推动乡村振兴,加快建设农业强国。(刘苓霜)

Copyright2023TT球讯科技